(相关资料图)

■本报记者 刘菲

“这是我刚刚研发的东南亚风味麻辣咖喱牛角包,你们快尝尝。”“这,经理,我不能吃辣。”“是吗,那今天中午的酸辣粉是谁吃的?”……8月24日下午,话剧《面包会有的》在尼山大讲堂开演。作为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中“新经典、新田野、新城市”主题系列的原创剧目,《面包会有的》聚焦当下年轻人的创业、友情、婚恋等热门问题,诙谐幽默的剧情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
《面包会有的》故事讲述了两位女孩在各自人生的低谷,偶然品尝到其他国家人口中的粮食——面包,从而豁然开朗。回国之后两个女孩在北京合伙开了一家欧式面包店,叫作“面包会有的”。面包店七年店庆之际,随着一位博主为小店拍摄纪念视频的镜头,那些艰辛但充实的创业时光和为梦想并肩努力的往日点滴,以及曾给彼此带来过温暖的人和事都慢慢浮现。

“《面包会有的》,讲的不仅仅是生活会好的,更是讲述只要踏踏实实吃每一顿饭,过每一天,这些细碎的日常慢慢会堆砌在一起,变成今天的你我。面包也好,馒头也罢,都是粮食,也都是生活。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真正享受生活,重视自己,脚踏实地生活。”本剧导演刘越洋表示,创作人员希望以此照见当下年轻人在追寻理想生活过程中的迷茫、坚定、勇气和执着。

“《面包会有的》首次尝试将影视思维与话剧思维进行融合,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,在话剧舞台上呈现多视角的沉浸式观看。通过实际动作和影像记录的结合,完成一个完整的面包烘焙过程,全剧将以面包烘焙成功推向高潮,剧场将洋溢着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,观众将和演员一起品尝新鲜出炉的面包,实实在在地表现‘面包会有的’这一主题。”在本剧另一导演张丛看来,用工业酵母和用天然酵母制作出来的面包,不仅味道不同,代表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,而在经历过一系列的碰撞、融合之后,这两种方式最终找到了一个相互理解、包容的平衡点,过程中不乏艰辛和喜悦。

推荐内容